搜谱社区乐器爱好者钢琴爱好者 → 小议钢琴技术


  共有676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小议钢琴技术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yum512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无 等级:小学四年级 贴子:222 谱币:23616 点券:0 登陆:78 积分:206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2/20 9:35:00 登陆:2011/6/13 19:52:00
小议钢琴技术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6 9:13:00

在谈论钢琴家时,都会说某人的手指如何灵活,强弱音如何,可以弹多少个八度等,都是手上的工夫,但其实脚上的工夫更忽视不得。踏板可以延长琴音,当然只是相对来说可以延长一些时间,不是无限期延长。由于我们知道钢琴是一种琴音无法持久的乐器,不同于弦乐器,可以通过来回运弓延长琴音,所以,如果钢琴没有了踏板,琴音就会碎裂成一小颗一小颗,大大减低了欣赏性,使人听起来觉得干巴巴。其快速的曲子倒还罢了,但偏偏肖邦的曲子有许多是很浪漫色彩的,浪漫是不可能从干巴巴琴音中发掘出来的,所以踏板运用的好与不好,对于肖邦的演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对于大部分的法系作品来说也是一样)。

  举例说明,比如在布莱洛夫斯基弹肖邦圆舞曲集和第三钢琴奏鸣曲那张CD中,第二首的圆舞曲最后的一段较激昂的乐段,你可以听到布莱洛夫斯基在力度上明显加强, 余音的音色却可以延长到甚至下一个小节,给人一种十分宽广的感觉,这就是他在踏板运用上的杰出表现,在什么时候踏下踏板,踏多久,踏多大的力量,都是十分讲究的。

  又比如他在第三钢琴奏鸣曲中在开头第一分钟后,出现了一段最动人的主题(那段主题是我平生最爱的音乐之一,与布鲁赫第一小协第二乐章的主题同样都是我的至爱),在那段主题的演奏中,他运用了许多的踏板技术,你可以听到他的左手旋律有些时候不是太清楚,但是感觉正好,很流畅,为什么呢?正是因为他的手指用的力度很巧妙,而且加了踏板,力度也很巧妙,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这种梦幻般的感觉(可能在这个录音中他的左手梦幻感觉还不是太强烈,因为他在晚年改变了演奏风格,更为接近于现代的演奏家。若你听过他在1936年演奏的第三钢琴奏鸣曲,你会发现他在同样的乐段里,梦幻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让人想哭泣。只有那个录音,才能让你真正感受到他的伟大,不是光凭我说,你也可以自己听一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踏板和弱音),布莱洛夫斯基 和吉赛尔金都是演奏法系作品的首选。你想象一下吧,象我这样一个挑剔的人,对布莱洛夫斯基(一个现在在中国,甚至在美国都不是很出名的演奏家)和米尔斯坦(相对来说比布氏境况好一些)如此崇拜,如果不是真有惊世的本领,又岂能让我倾倒? 再举一例,科尔托、帕德列夫斯基、布莱洛夫斯基、拉赫曼尼诺夫四大肖邦名家的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我都有。有什么不同呢?在演奏第三乐章“送葬”的开头和结尾的“丧钟”一段里,有很大的不同,科尔托和帕德列夫斯基在录音时都是在他们的晚年录下的,技术衰退得相当厉害,不能作准,他们的力度变化已大大弱于以前的作品。而拉赫曼尼诺夫的力度变化相当丰富,短短的一段乐段,时间不过二三分钟,中间的音色变化竟然可以有三次由强到弱,由弱到强的变化,而且每个弱强变化之间有十几个梯次的音色变化,真的让人心醉神迷。布莱洛夫斯基的音色变化不如拉氏,但也是十分出色的, 不过强音却表现得不尽人意,实在很奇怪(我一直想不通这个问题,照说他的技术与氏在伯仲之间,何以强音如此不济?反而在七十八岁高龄时的强音表现却极其出色,四十几岁盛年时反不如?)。到了中段的“微冷的回忆”抒情乐段,四个人不约而同都表现出极为了不起的极弱音和半踏板工夫,有时他们的每个音都象本身就是从琴中生出来的,而不是弹出来的,不带一点人间烟火,完全溶入了钢琴之中,没有一丝手指触键的杂音。

  这里,四个人便都显示出了其肖邦专家的身份。阿胥肯纳吉的肖二我也听过,真的不错,但在极弱音和半踏板一环就略比他们差一些,波哥雷利奇的我也有,丧钟一段相差较多,但中段回忆也是不弱,有一定的名家风范。若有机会,不妨寻一些好的录音听听,很过瘾的。(包括布莱洛夫斯基在RCA的早年1930-19 50年代的录音,拉氏的RCA肖邦曲集,帕德列夫斯基的RCA晚年曲集等)。我发现RCA在钢琴上比EMI要好一些,保存了不少珍贵录音,但小提琴上则是EMI较好。 所罗门是一个全能的演奏家(在我眼中,称得上全能的钢琴家,只有所罗门,莫伊舍维奇和拉赫曼尼诺夫三人,霍洛维茨、鲁宾斯坦、李赫特都是全面的演奏家,有许多范围极广的录音,但他们都不是全能的,起码霍洛维茨的莫扎特和肖邦、鲁宾斯坦的柴可夫斯基、李赫特的肖邦都是他们的致命弱点。所以他们只是全面,而不是全能)。我 建议你多听听莫伊舍维奇的录音,他的录音我很迟才在香港买到,但一听就不禁心仪。 现在他已成为了继布氏和拉氏之后又一位让我感动已极的钢琴家了。他们的任何肖邦,都让你满意,莫伊舍维奇的拉赫曼尼诺夫甚至被拉氏本人奉为至上选择,有时还要向他请教(其实拉氏比莫氏年长二十岁,是有一点师徒的关系,但对莫氏却如此推崇,可见 莫氏的演奏之高超,不是我吹出来的)。比如,有一次,拉氏作完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后,最后一个变奏即第二十四变奏在音乐会上演奏时始终未能弹得满意,于是他便向莫氏请教,因为莫氏反倒能弹得满意。莫氏开玩笑对他说,喝了那杯侍者刚送过来的奶油薄荷就会演奏得好了,结果,拉氏喝完后,真的弹得得心应手,于是这个变奏又叫奶油薄荷变奏曲了。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