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谱社区娱乐休闲区贴图部落 → [推荐]中国民族乐器,让人大开眼界


  共有2820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推荐]中国民族乐器,让人大开眼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窗听雨
  1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搜谱站长
勋章:搜谱管理员
搜谱网站长,核心管理者.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 等级:管理员 贴子:23017 谱币:70484 点券:990 登陆:4807 积分:11361 威望:11 精华:4 注册:2006/4/13 19:01:00 登陆:2024/3/26 8:29:00
[推荐]中国民族乐器,让人大开眼界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30 16:09:00

拉弦乐器

中国的拉弦乐器有文字记载的多达叁十六种以上,一般统称为胡琴。胡琴有二胡、高胡、中胡、革胡及低音革胡。此外,乐团亦会随乐曲的需要采用其他不同形制的拉弦乐器,如板胡、京胡、椰胡、擂琴等。

弹拨乐器

弹拨乐器是指以手指或拨子拨弦,以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弹弦」、「击弦」乐器的总称。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文字记载的多达四十馀种以上,香港中乐团常用的弹拨乐器有扬琴(扬琴发音类似弹拨乐,但在演奏方法上属于击打乐器,这里规到弹拨类)、柳琴、琵琶、中阮、大阮、叁弦及古筝。此外,乐团亦会随乐曲的需要采用其他不同型制的乐器,如古琴、箜篌,甚至西方的竖琴等。

吹管乐器

泛指利用空气在管体流动而发音的乐器。吹管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且音色各异,根据吹奏方法不同,一般可分成:气息经过吹孔的(如笛、箫、埙、排箫等);使用哨子的(如唢呐、管等);使用簧片的(如笙、巴乌、葫芦丝等);及以唇震发声的(如海螺、牛角、铜制的号筒等)。

香港中乐团常用的吹管乐器有梆笛、曲笛、大笛、新笛;高音键笙、中音排笙、低音抱笙;中音管、低音管及唢呐等。此外,乐团亦会随乐曲的需要采用其他不同型制的吹管乐器,如洞箫、巴乌、埙、口笛、海螺等。

敲击乐器

敲击乐器泛指由敲击而发音的乐器。中国敲击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应用广泛。除了能够在管弦乐中加强乐曲的节奏、营造丰富多采的音色变化外,更能够组合起来独立演奏,而不同类型敲击乐器合奏亦各具独特表现力。

香港中乐团所使用的敲击乐器,基本上由中国民族敲击乐器及西洋敲击乐器两套所组成,其中各包含有固定音高与无固定音高乐器。中国民族敲击乐器由金属类(如大锣、小锣、云锣、各种钹、铃、钟等)、竹木类(如拍板、竹板、梆子、木鱼等)和皮革类(如大鼓、排鼓、单皮鼓、手鼓等)组成;西洋敲击乐器则包括如定音鼓、木琴、管钟、钢片琴、铝板琴、大军鼓、小军鼓、大钹等。

高胡

高胡又名粤胡,高音二胡简称,是本世纪二十年代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将二胡改革而成的。将丝弦改为钢丝弦,采用两膝夹持琴筒演奏姿势。

其形如二胡,但整个琴身比二胡略小,定弦比二胡高四度或五度,因而音色清亮华丽,早期是演奏广东音乐和伴奏粤剧的主要乐器之一。现在高胡在民族乐团中担任弦乐器的高音声部,擅于演奏明亮抒情和活泼跳跃的旋律。著名协奏乐曲有《琴诗》、《梁祝》等。

近代创作的独奏曲有《双声恨》、《雨打芭蕉》、《鸟投林》、《平湖秋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的独奏曲有《珠江之恋》、《夕愿》、《故乡情景》、《春到田间》等。

二胡

二胡是唐代(618-907)的轧筝与中国东北地区西喇木伦河一带的奚族乐器 - 奚琴演变而成的。初时以竹片轧之,音色铿锵,到了宋代(960-1279)才演变为用弓拉奏。至民国时期,藉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在演奏技巧方面的开发,至今二胡已发展成音色甜美、具高难度技巧、表现力丰富,并为民族乐器中的主奏乐器和独奏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二泉映月》、《良宵》、协奏曲有《长城随想》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二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高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0 16:19:17编辑过]


十年磨一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窗听雨
  2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搜谱站长
勋章:搜谱管理员
搜谱网站长,核心管理者.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 等级:管理员 贴子:23017 谱币:70484 点券:990 登陆:4807 积分:11361 威望:11 精华:4 注册:2006/4/13 19:01:00 登陆:2024/3/26 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30 16:10:00

弹拨乐器

柳琴

因其形如柳叶而得名:俗称土琵琶、金刚腿、柳叶琴。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交界一带,是鲁南、苏北的柳琴戏、安徽泗州戏和浙江绍兴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琵琶相似。原为两弦、七品的中音乐器。最早用柳木制,二或三弦。现用的柳琴是1950年代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的组建而改革之产物。改革后的柳琴张弦四根、廿九品,音域相等于小提琴,宽达四组八度。其低音区的发音浑厚结实,中音区圆润柔和,高音区清脆明亮、穿透力强,是弹拨乐器中的高音旋律乐器,表现手法丰富多采,被誉为民族乐队中的珍珠。著名独奏乐曲有《春到沂河》等。

琵琶

琵琶在隋唐 (581-618) 之前,是对抱弹乐器的统称。向前弹出称琵,向后挑进称琶。《随书 * 乐志》记:「今曲项琵琶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受中国阮咸的启发,由四弦四柱增加柱位,至今已有六相、二十四品,并由唐代时的木拨弹,改良为手指弹奏,具有丰富的表现色彩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著名独奏乐曲有《春江花月夜》、《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现代琵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柳琴

马骨胡



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椰胡,拉弦乐器。又名潮提、小冇胡。流行于广东、福建等地区。



雷琴,拉弦乐器。曾称大雷。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艺人王殿玉(1899~1964)在坠胡基础上,加长琴杆、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

提琴,

拉弦乐器。相传在明代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年间,魏良辅开始用来伴奏昆山腔戏曲。清代李渔(1611~1680)《闲情偶寄》:“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清初刻本《金瓶梅》插图中可以看到戏曲伴奏乐队中演奏提琴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Ⅴ—5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雷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提琴

扬琴

扬琴又名蝴蝶琴、扇面琴、打琴。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约明(1368-1644)末传入中国,先在广东一带流行,后流传于全国。几百年以来,扬琴成为中国民间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特别在民间器乐合奏中,如广东音乐、潮州弦诗、江南丝竹、客家汉乐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扬琴因其具有清脆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又可同时奏出和音及快速琶音,以至各种的节奏型,功用甚广,故常用于合奏及伴奏。传统乐曲有《龙船》、《苏武》、《将军令》等。



在战国(公元前403-221)时期已开始流行,而于秦国(陕西一带)大盛,故称秦筝。传统上,筝主要用作器乐合奏或伴奏民间说唱音乐等。筝因弦线不同(丝弦、金属弦)而音色有纯朴、典雅和清脆、明快之分,汉(公元前206-公元220)晋(265-420)以前为十二弦,唐宋以后为十三弦,近代改革后多为二十一弦,另有二十五弦的转调筝等。筝的表现层次独特而丰富,从古典优雅及至激烈高亢的风格都善于表达,技巧多样,韵味浓郁。著名独奏乐曲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庆丰年》及《战台风》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扬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古称秦琵琶或月琴,实为早期的一种直项琵琶,是汉代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南京西善桥六朝(220-581)墓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画中有阮咸演奏的图像,相传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此乐器,后人便称它为阮咸,今简称为阮。隋唐时期,阮普遍用于宫廷燕乐和民间乐舞。古代只有八个品位,今时已发展为四弦二十四品位,并有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阮的系列。但乐队中常见的只有中阮和大阮。阮的音色圆润丰厚,是乐队中主要的中音及次中音弹拨乐器,也是在合奏、重奏、伴奏中不可缺少的和谐的乐器。著名独奏乐曲有《云南回忆》、《串木樱花》等。

三弦

三弦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渊源。明代杨慎在他的《升庵外集》中写道:「今之三弦,始于元时(1279-1368)」。如果追溯它的起源,秦代的「弦兆鼓」被认为是三弦的前身。

早期,三弦多用于伴奏民间说唱、曲艺及戏曲音乐。随着时代和音乐的发展,三弦经已成为独奏乐器及被广泛使用在大小乐团中。

由于三弦的音色独特,浑厚而铿锵有力,在乐曲中,擅长表现一些有强烈地方风格及富有戏剧性的旋律,而在合奏中常用作充实中、低音声部和加强节奏的效果。著名独奏乐曲有《十八板》、《阳春白雪》、《大浪淘沙》、《彝族舞曲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三弦


十年磨一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窗听雨
  3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搜谱站长
勋章:搜谱管理员
搜谱网站长,核心管理者.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 等级:管理员 贴子:23017 谱币:70484 点券:990 登陆:4807 积分:11361 威望:11 精华:4 注册:2006/4/13 19:01:00 登陆:2024/3/26 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30 16:10:00

南音琵琶

南音琵琶又名南琶、横抱琵琶,因现时通用的琵琶均为竖抱弹奏,唯南音琵琶保留古代横抱的演奏姿势。南音琵琶从中原流传至福建地区,在南音中是主奏乐器,多演奏骨干音,韵味古 ,在高甲戏文场中也是主奏乐器。音箱用松木挖空制作,面板用桐木制,四轴,张四弦,共四相九品。面板左右各刻一半月形音孔。南音琵琶有独特的演奏指法、名称和记谱符号,如搓指、点挞、点指、去倒、半跳、颠指、直贯、快落指、慢落指等计二十九种。

月琴

是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早在民间就有各种月琴流传,由阮演变而来之说,是指已成形的月琴。月琴的琴颈较短,音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口张四根丝弦,分成两组,每组两弦的音高相同。通常是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常用于戏曲、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是京剧乐队三大伴奏乐器之一.它的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亦是少数民族劳动之馀、夜晚自娱、呕歌心声的乐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月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南音琵琶

双清



双清,弹弦乐器。形制与秦琴相近。由古代的阮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在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中均有使用。《清朝续文献通考》载:“双清,类阮。中音部乐器。长三尺二寸,头六寸五分,槽八寸,厚一寸四分。三弦,二音,十三品,弹用拨”。



秦琴



秦琴,弹弦乐器,由阮演变而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秦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现代双清





瑟,古代弹弦乐器。其历史久远。《乐书》引《世本》:“庖牺作瑟”。据《仪礼》记载,古代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中,都用瑟伴奏唱歌。战国至秦汉之际盛行“竽瑟之乐”。魏晋南北朝时期,瑟是伴奏相和歌的常用乐器。隋唐时期用于清乐。以后则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已失传。



近年,武汉民族乐器厂张开镒、周敦发根据考古发掘的楚瑟实物,吸收现代筝结构上的合理部分制作了仿二十五弦楚瑟。

独弦琴

独弦琴,京族弹弦乐器。京语称旦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

传统独奏曲有《高山流水》、《骑马》等。创作独奏曲有《激战边陲》、《渔村晨曲》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独弦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热瓦普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传创制于十四世纪。清代被列入宫廷的回部乐。《律吕正义后编》(公元1746年成书)收录称喇巴卜。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

用于独奏、合奏、伴奏。传统乐曲有《塔什瓦依》、《宫特帕依》、《夏地亚那》,创作乐曲有《我的热瓦普》、《天山的春天》、《美丽的祖国》等。

扎木聂



扎木聂,又称扎年。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



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独奏曲目多为歌舞伴奏曲,有《阿妈勒火》、《达娃雄奴》和《耶几长木》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扎木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热瓦普


十年磨一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窗听雨
  4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搜谱站长
勋章:搜谱管理员
搜谱网站长,核心管理者.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 等级:管理员 贴子:23017 谱币:70484 点券:990 登陆:4807 积分:11361 威望:11 精华:4 注册:2006/4/13 19:01:00 登陆:2024/3/26 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30 16:10:00

卡龙

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弹拨乐器。1257年前由中亚传入中国,曾称七十二弦琵琶,后来才称卡龙。卡龙的音箱呈扁梯形,类似半张扬琴。其琴框是用桑木或核桃木制,面板中间开一圆形音孔并嵌花朵状音窗,右侧设山口。琴的左侧板置拴弦钉,右侧板置调弦钮。面板左、右两侧分别置条码、活动码。上张十六或十八组钢丝弦,每组两弦同音。本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制成的卡龙,外形不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了音箱以增强音量,上张二十二对弦,音域扩展为三个八度。演奏时,将卡龙平放在桌面上,演奏者右手持木制拨子弹拨,左手执铁制的揉弦器上下按抑或左右移动产生吟音。它右手演奏技巧有单弹、双弹、多弹和快弹等;而左手的演奏技巧有实音、滑音、颤动音、压弦颤音等。它音色清脆柔美,和扬琴的音色相似。主要用于演唱《多朗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伴奏、合奏及独奏。

都它尔



都它尔,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尤以南疆喀什一带盛行。相传十四世纪已出现。记载见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乐师史》。桑木或杏木制,全长120~130厘米。琴杆细长,指板缠十五至十八个丝弦品。音箱瓢形,用十一或十三块两端窄、中间宽的木板条拼粘而成。面板用桐木,上部开五个小音孔,组成花朵状,下部支有琴码。琴杆上端为琴头,平顶无饰,正面和左侧面各置一双角状弦轴。张两条肠衣弦。琴身周围用贝壳和驼骨嵌以黑白相间的精美花纹图案。乐曲有《哈莱伦》、《古拉依木》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都它尔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卡龙

苏古笃



苏古笃,纳西族弹弦乐器。又称胡拨、琥珀。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相传十三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远征大理时传入。形制与史书记载的火不思相近。用紫檀、核桃木或红椿木制。全长109厘米。顶端无饰,左侧置四轴。琴颈上窄下宽。无品。音箱呈瓢形,蒙蟒皮,长23、宽29厘米。弦槽设在琴头背面,四条弦从山口上的弦孔中穿出。皮面上置琴码,音箱下部设缚弦。四度定弦e、a、d1、g1,音域两个八度又三个音。

演奏时,琴带斜挂于右肩,音箱置于右腿近腹处。左手持琴颈按弦,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挑,常用揉弦和下滑音。

用于演奏古典乐曲《白沙细乐》。据《丽江府志略》(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编)载,这套乐曲为“元人遗音”。



库木孜



库木孜,又称考姆兹,柯尔克孜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

用整块杏木、柳木挖制,全长90厘米。琴头无饰,一侧置三轴。琴杆细长、无品。音箱宽20厘米,面板用松木,上部开直径1厘米圆形音孔,下置梨木琴码。天山南部的库木孜音箱扁平,呈葫芦形;帕米尔山区的库木孜音箱为长六方形,上宽下窄。张三条丝弦

演奏时,琴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杆按弦,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拨或用五指轮奏。

乐曲有《夜莺曲》、《库尔满别克的远征曲》等。



以下为吹管乐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苏古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库木孜

笛子

古称「横吹」、「横笛」,原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公元前一世纪末汉武帝时,笛称之为横吹,在鼓吹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笛在中国分布很广,各类型制与品种繁多,渐渐分出曲笛、梆笛两种。明清(1644-1911)以来多用于戏曲音乐伴奏。

梆笛(短膜笛)主要流传于北方,用于戏曲梆子腔音乐的伴奏及北方各地民间器乐合奏。梆笛比曲笛管身略短,管径亦比曲笛略小。梆笛演奏风格音调高亢明亮,节奏活泼跳动,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为特长。著名独奏曲有《五梆子》、《喜相逢》、《荫中鸟》等。

曲笛(长膜笛)主要流传于南方,用于昆曲伴奏及南方各地民间器乐合奏。曲笛演奏风格音调浑厚圆润,柔美流畅。旋律进行往往呈波浪起伏,节奏平稳舒展,在演奏上以用气的技巧为特长。著名独奏曲有《鹧鸪飞》、《三五七》、《姑苏行》等。

大笛、新笛是属于笛子声部的低音部。新笛不用笛膜或贴硬膜,音色柔和淳厚;大笛贴笛膜,音色深沉丰厚。

蒙古族的笛子

内蒙草原上的人民,常年多过着不定居的生活,那里的人们性格开朗、奔放。乐曲辽阔、高亢,常常出现一些多音的急速进行而又突然停留在一个延长音上,造成了非常开阔、奔放的效果,就像一匹骏马在草原上飞驰一样。这个地区的笛子,笛膜一般贴得较紧,甚至不要笛膜(有时也要松膜的效果)。在演奏技巧上多用一些装饰手法,如“迭音”、“倚音”、“唤音”等。更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多用上方三度或四度的颤音指法。

维吾尔族的笛子

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的音乐明快、火热。多用高音笛子,一般不用笛膜,或将笛膜贴得很紧(有时也用松膜效果)。在吹奏方法上一般运气较猛,冲力较大,强弱对比特别明显。最多的技巧是“急滑音”和一些装饰性的如“倚音”、“赠音”、“唤音”等等。此外“花舌”和“吐音”也常常使用,而且多半要求吐得断顿有力。

藏族的笛子

笛子在藏族过去不很流行,但也有一些民间艺人吹得很好。他们多用中音笛,在吹奏方法上,许多地方是模仿二胡奏法和人声唱腔。此外,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1、在一拍时间内,有两个同度的八分音符连续进行时,一般都给每拍的第一个音加上一个上方三度(有时是上方二度)的装饰音(即上倚音的吹奏方法);在第二个音上加一个下方二度的装饰音(即下倚音的吹奏方法)。

2、凡是连续四个以上的十六分音符,多是两个音符吐吹一下,很少用长连线或者吐音断奏。

3、乐句或小节开头脑第一个音,很多时候用指颤音(二度或三度)。但是这种指颤音与一般指颤音不同,它要求手指尽量低抬,动作很快,有些近似波音的效果。

口笛、侗笛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差不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笛子。但是,这些名为笛子的乐器其实并不都与我们这里所进述的传统六孔笛子相近。它们有的是吹孔(气鸣)乐器,有的是哨嘴,还有是簧片(簧鸣)乐器。这里就较流行的而且已在不断改进的口笛、侗笛作如下介绍:

口笛

经考证,口笛要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并有出土实物。但将它推陈出新,正式搬上舞台,登上音乐的大雅之堂,是20世纪七十年代。*民族乐团的俞逊发把自己改进的口笛首先运用于独奏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许多青年演奏者,喜吹爱好,而且,又有不少人对口笛进行了以自己使用为主要目的的某些改进。不断丰富着它的表现力。现在的口笛五花八门,有两孔和五孔口笛,七孔口笛。有按音位的对称,以中心开吹孔的,也有的以在比二的比例开吹孔的。有的开孔为了转调方便,有的则为增加音域。

现在一般口笛,就其音域而言可达两个八度,但就其音程、音阶而言,有些音又是不易发出或者发音十分不准。由于它的制作简单,造价很低,携带方便,以及它的特有风韵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侗笛

侗笛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区非常流行。它的音色优美,明朗而不浮华,甜美而不消沉,它反映了侗乡的幽幽杉林,清清流水的山川风光,其音响近似竹笛与洞箫之间。

侗笛之所以能形成那种特有的声响效果,关健就在于笛头的吹口。它不像竹笛是横吹的孔吹乐器,它是依靠吹口(吹嘴)来发声。

侗笛一般长约30厘米,内径为1.3厘米,共开六个音孔。从吹口顶端至六音孔约为14厘米。各音孔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民间流行的侗笛都无有严格要求,一般较多用的是D调、E调和F调。每支侗笛的音域约在10-12度。

演奏侗笛时多采用一口气到底的吹法──“鼓腮换气法”,这也就是它的所难之处。其它演奏技巧是不难掌握的,只要有吹笛子的技能,运用于侗笛是足足胜任了。

现在有不少人对侗笛进行了改进。把吹口的竹片改为铜片,增开音孔,单管改为双管等,都有一定的收效,增加和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它是一件很有前途的民间乐器。

我国还有不少民族的笛子也颇有特色,如羌笛、口哨、小闷笛、短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梆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曲笛

羌笛



羌笛,羌族、藏族吹奏乐器。流行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黑水、汶川、理县等地。

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许慎《说文解字》:“羌笛三孔”。宋《乐书》:“羌笛五孔”。唐宋以来,文人诗文中多有羌笛的描述。

现代羌笛,用当地产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制作,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将两管相邻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13—19厘米,上开五或六个按孔(孔距相同)。管上端装竹制簧哨(正面削平、刻簧,簧舌朝上)

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凉之



侗笛



侗笛,侗族吹奏乐器。侗语称介各、济各斯。流行于湘、桂、黔、滇等省侗族聚居地区,以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最为盛行。



塔吉克竖笛

塔吉克竖笛,塔吉克族吹奏乐器。又名唢勒耐依、苏那依。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管身用苹果木、杏木制作,民间传统制法是将研挖的两个半圆形管体粘合而成。上粗下细。全长36、上管口内径2.2、下管口内径0.9厘米。上端吹口近扁方形,堵木塞而留有气道,正面稍靠下处开有长方形出气孔,下方削成斜面薄片状。管身开七个按孔(前六后一),中间和尾端束细皮条三圈。以平吹和超吹方法演奏,音域两个八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短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侗笛

新笛

(横箫)是没有膜孔的笛,用竹或木制成,音色近似西洋长笛,在乐队中起起协调的作用。

低音大笛

大笛和新笛同调,比梆笛低八度,高音清脆、明亮,中音圆满、纯 ,低音浑厚、宏亮。

弯管大笛 於竹乐争鸣时演出,弯管大笛比曲笛低八度,亦有比大笛低八度,由於内径大、竹管长,演奏有一定难度,八十年代由赵松庭研制而成。低音淳厚、浓实,中音柔和,高音圆润。

骨笛

於竹乐争鸣时演出

骨笛乃仿浙江省宁波地区河姆渡遗址出土之原始吹奏乐器而制,先民原用於诱捕禽鸟,多用禽兽肢骨制成。现音乐会使用的是赵松庭制作的F调骨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骨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弯管大笛


十年磨一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窗听雨
  5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搜谱站长
勋章:搜谱管理员
搜谱网站长,核心管理者.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 等级:管理员 贴子:23017 谱币:70484 点券:990 登陆:4807 积分:11361 威望:11 精华:4 注册:2006/4/13 19:01:00 登陆:2024/3/26 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30 16:15:00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鸣乐器,早在殷代甲骨文(公元前15世纪)中就有关于笙的记载。周代(约公元前1066 - 前256)时已被广泛使用,在汉代(公元前206 - 公元220)以前,笙和竽两种同类乐器并存。但至宋代时,则只有笙较为普遍使用。

笙的构造主要由笙斗、笙管和笙簧三个部份组成,其形如凤翼,故古时有「凤笙」之称。由于笙是由若干数目的「簧」(或称「苗」;即镶有簧片的竹管)组成,所以是一件善于演奏和声的管乐器,且发音清脆明亮。现今的笙有二十一簧、二十四簧、三十六簧笙,还有扩音笙及中音抱笙、排笙等。

无论在表现旋律及和声、节奏变化方面都有其特色,在民族乐团中可以吹奏丰富的和声效果,可调和各组乐器的音色,润饰和软化某些乐器的个性。著名协奏曲有《孔雀》等。

芦笙



芦笙,古称卢沙。是苗、侗、瑶、水、仡佬、傣、布朗等族和克木人等吹奏乐器。流行于黔、桂、滇、湘、川等省、区。

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芦沙之制,状如古萧(按指排萧),编竹为之,纵一横八,以一吹八,伊其声。”明代卢沙写作芦笙。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明代倪辂《南诏野史》载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此外,明代邝露《赤雅》、清田雯蒙斋《黔书》等均有记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芦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现代改良笙



葫芦笙



葫芦笙,古称瓢笙。是彝、拉祜、哈尼、佤、怒、傈僳、纳西、普米、苗等族和苦聪人的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的楚雄、澜沧、西盟、孟连、西双版纳、保山、临沧、德宏、怒江、丽江、四川凉山、广西西部和贵州黔西等地。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云南江川李家山二十四号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铜葫芦笙斗,据测定属春秋至战国之际的遗物。有五、六、七管三种。竹或木制笙管已腐朽不存,铜制笙斗的形制略有差异。李家山二十四号墓出土的两支铜斗,上端均铸一立牛为饰,造型生动形象,通高分别为26和28.2厘米。铜葫芦笙系仿天然葫芦匏形用青铜铸造笙斗,另插竹木制笙嘴吹奏。主要用于伴奏舞蹈。如开化铜鼓面部主晕图象中有匏笙舞,画面上八人中有一人边吹葫芦笙边舞,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胴部画面、舞俑、乐舞铜饰物和房屋模型中也屡见吹奏葫芦笙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Ⅱ—48至Ⅱ—51)。



36簧高音键笙

高音键笙是1950年代的新品种。中央民族乐团王慧中在70年代中,将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杨大明设计的32簧加键方笙,发展成36簧加键高音笙,又称36簧加键扩音方笙。发音法已从传统笙的按孔法改为以按键控制音窗,达到省力而不漏气之效,便於气息控制及运指,发音灵敏度得以提高。结构则采流行於河南、安徽的方笙形制,将36根笙管分前、中、後叁排平行排列,两边开口,并在笙管上加套共鸣管。36簧高音笙通高83厘米,音域g至 #f3 (近叁个八度),克服了传统笙高低音颠倒之弊,可演奏复杂的和弦和双声部复调性的乐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6簧高音键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葫芦笙



唢吶

唢吶是中国各民族中广为流传的吹管乐器之一。唢吶源于波斯(今伊朗)、阿拉伯一带,唢吶又名苏尔奈,其名出自阿拉伯语surna的音译。约在金元时期传入中国,先为军中之乐,后辗转传入民间。

现今的唢吶一般有三种,低音唢吶音色苍劲肃穆;中音唢吶音色挺拔宏亮;高音唢吶音色尖锐高亢。

在民间中,唢吶常用于节庆、佳日、婚、丧、嫁、娶、寺庙祭典等作主奏乐器。在现代民族管弦乐团中,唢吶经不断的发展和改良后,目前已有加键高音、加键中音、加键次中音、加键低音等唢吶。它既是一种具有丰富表现力、浓郁民间色彩的独奏乐器,而在合奏中则能制造出气势磅礡的效果。著名独奏曲有《百鸟朝凤》、《小开门》、《一支花》、《凤阳歌绞八板》、《婚礼曲》和《小放牛》等。



管,古称筚篥,约于隋朝由西域龟兹(新疆库车)传入中原。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筚篥是十分重要的乐器,故又有头管之称。目前民间均习称为管、管子,并普遍流传于全国南北各地,主要用于民间鼓吹乐和僧、道宗教音乐。

管的种类和名称因南北地区不同而有异。例如,广东地区称「喉管」,北方称「管子」。一般为单管演奏,也有时用两支一齐演奏,称之为「双管」。管子音色嘹亮而喉管音色则带浓厚的鼻音。香港中乐团编制所用之管是加键的中音管及加键的低音管。

除作独奏外,管在乐团中主要是用作加强中音区域。著名独奏曲有《江河水》、《放驴》、《万年欢》、《雁落沙滩》、《茉莉花》、《放风筝》、《柳青娘》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唢呐





箫,又名洞箫,吹奏乐器。这种单管竖吹的箫,早在汉代陶俑中已出现。其后的壁画、石刻中多有所见。汉代以前,横吹竖吹的单管乐器统称为笛或篴,所称箫者是排箫。唐宋时期的尺八、箫管和竖篴,则是明清时期以至现代箫的前身。为区别横吹之笛,明代将竖吹之篴称为箫。清《律吕正义后编》:“明时乃直曰箫,不复有竖篴。今箫长一尺八寸弱,从上口吹,有后出孔。笛横吹,无后出孔。则今之箫乃古之笛,信矣。”

箫管前面有五个按音孔,后面有一个按音孔。除靠近两端有两处凹陷外,其余皆与现代竹箫相同。清代周亮工《闽小记》载:“德化瓷箫笛,色莹白,式也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在竹上”。可见烧造之不易。

现代箫用紫竹、黄枯竹或白竹制作,全长70~78厘米,管身内径1.2~1.4厘米。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上端边沿开吹口,管身中部开六个按音孔,前面五个后面一个,后面下方开出音孔两个,用以调音,其下开助音孔两个,可美化音色、增大音量、拴系飘穗。不设膜孔。有的箫增至八个按音孔,并带有铜插口,可微调音高。

常见的箫有紫竹洞箫、九节箫和黑漆九节箫。紫竹洞箫,管身较粗,节数不限,音色低沉宏亮,多用于独奏或合奏;九节箫,管身上有九个节并刻各种图案或文字雕饰,有的在下端镶骨圈;黑漆九节箫,管身外涂黑漆。这两种九节箫,发音淳厚、音色优美,多用于地方戏曲伴奏。



尺八



尺八。吹奏乐器。又称洞箫。流行于福建省闽南和台湾等地区。

东汉时期,尺八的前身竖篴已流传于民间,隋唐两代用于宫廷乐舞之中。相传唐代吕才善制此器。《新唐书.吕才传》:“贞观(627~649)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尺八东传日本,称“雅乐尺八”。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唐代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开六孔,前面五孔后面一孔。制作精美,通体雕花纹和四女像。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第一孔上刻二女像,一俯而摘花,一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数件。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刻雕尺八一件。

宋代尺八,又称箫管,陈《乐书》有所记述。沈括认为东汉马融《长笛赋》所赋之笛也与尺八相近,《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从传世唐代尺八和沈括所述宋代尺八的形制来看,它与箫相近,但管身短而粗。



曲目有《“鼓浪屿号”载客来》、《盼团圆》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尺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龙凤箫

口笛,*民族乐团俞逊发创制的新型吹奏乐器。

用黄枯竹或小水竹制作,也可用长茎竹、凤眼竹或紫竹。在一段短而细的竹管上,中间开一吹孔,利用管端的自然孔,成为两孔口笛,若在近吹孔处再开三个音孔,则为五孔口笛。两孔口笛,管长4.8厘米,右端为第一孔,左端为第二孔,左、右端内径分别为1.05和1.1厘米,吹孔距左、右端分别为2.3和2.5厘米;五孔口笛,管长7.4厘米,左、右端内径为0.95和1厘米,吹孔距左、右端为3.45和3.95厘米,吹孔椭圆形,音孔圆形,直径均为0.5厘米。

演奏口笛,左、右手拇指控制第二、一孔,左手食指按第三孔,右手中、食指按第四、五孔。音孔全按发出最低音,开一孔发上方纯四度音,开一、二孔为纯八度音,两拇指在音孔上移动,多开或少开一点音孔,一、二孔可分别发出四度以内音阶。G调两孔口笛音域d1—d2。A调五孔口笛音域g—c2,还可用全按音孔、内转笛身、放松口劲和改变吹气角度等方法,吹出d、e、f三个音,音域近两个八度。

鹰骨笛



鹰骨笛,又称鹰笛或骨笛,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吹奏乐器。新疆巴楚县脱库孜萨来遗址曾出土一件北朝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的骨笛(残)。塔吉克族称那依,柯尔克孜族称却奥尔。

用大鹰的翅骨制成,长约25、管径1.5厘米。管内中空,两端皆通,管下端开三孔。制作时,先将骨肉剔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去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上口较大,下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一直径0.7厘米(稍呈椭圆形)音孔,共三孔。笛身雕刻图案花纹或题字为饰。

多用于盛大节日和婚礼场合,也为歌舞、叼羊、赛马等伴奏。乐曲有《塔里要吾里》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鹰骨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口笛

排箫,又名洞箫、雅箫、颂箫、籁、比竹、参差、凤箫、云箫。吹奏乐器。

早在原始社会,已有用芦苇编制的苇龠。相传虞舜时期有“箾韶”乐舞,箾即原始排箫。《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夏商时期有编管的龠,甲骨文中的龠字,即象编管乐器之形。后来,箫被载入《诗经》。《诗经.周颂.目瞽》:“箫管备举,喤喤厥声”。《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箫谓之筊”。晋郭璞注:“箫大者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者十六管,长尺二寸”。





埙,吹奏乐器。原始社会已出现。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按音孔(简称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出土三个陶埙,其中一个陶埙已有两个音孔(《中国音乐史图鉴》Ⅰ—22至Ⅰ—26)。山东维坊姚官庄、山西垣曲古城关东、垣曲丰村、太原市郊义井村、河南郑州大河村、安徽汪洋庙遗址、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埙,分属于不同的原始文化区域。



埙的音色悲凉、萧瑟,擅于表现凄凉、哀伤的情绪。近年来,我国音乐工作者们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同时对埙也做了大胆的改革,使只一个音孔,可以模仿单调声音的埙,发展到了十二音孔演奏出的清音。如今的埙在作曲家们的手笔下已登上了大雅之堂。《乐队剧场I:埙》,就是作曲家谭盾90年代为埙写的一部作品。他运用了独奏埙与群埙的搭配,乐队与人声混用,具有古朴、典雅的特征。埙也是我国古老文化遗产的骄傲。近些年来,一些音乐家们在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中,大胆地运用了埙的特点,如《华陀与曹操》、《张衡》等电影电视剧中作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这沉睡多年的乐器 埙又重获新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排箫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巴乌,是彝、哈尼、傣、佤、布朗、苗等族吹奏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

管身用细毛竹、青竹制,下端(或右端)开口,上端(或左端)留竹节或木塞封闭。上端管壁开长方形吹口,用蜂蜡粘一长方形竹或铜制簧片,簧舌呈三角形,有细蔑编制的活动簧套。管身开八孔(前七后一),与吹口成四十五度角。有的在下端开二至四个尾音孔。品种有单管、双管之分。演奏时,竖吹口含簧片,横吹将簧片置两唇间,气流振动簧片并激发管内空气柱共鸣。用吐音方法吹奏,有滑音、打音、颤音、抹音、琶音、飞指等技巧,可用循环换气法奏长时值音符。

近年,云南民族乐器制作师杨声制成木管巴乌,用紫油木制,设铜插口。

葫芦丝

主要流传于德宏州傣族、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傣语叫“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葫芦箫。共有高、中、低音3种类型。这种乐器以葫芦做音斗,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均以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7个音孔,前六后一,副管则不开孔。吹奏时数管齐鸣,而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的持续和音相衬托。通常以自然换气法吹奏,亦有用循环换气法者。音域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而音色十分柔美迷人。

近年来,这一乐器已在音乐界引起极大的兴趣,已有人试验改革,或两根主旋律管加4根副管、或两根同调管加高音、低音旋律管,其目的都在于扩大音域并能演奏和弦。这些改革已初见成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巴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葫芦丝

双管



双管,系将两支管并排扎结一起而成。流行于东北、华北广大地区。

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小师》:“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可见当时已存在双管类乐器。《隋书.音乐志》载龟兹乐中有双筚篥。新疆吐鲁番东北部的伯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550~1368年)第二十九窟有双筚篥图象,双管并列,管身有五个按孔。宋《乐书》中载有双筚篥:“胡部安国乐器有双筚篥,《唐乐图》所传也”。又有双凤管:“双凤管合两管以足十二律之音,管端施回簧,刻凤以为首,左右各四窍”。表明双管自唐以来已广为应用。

现代双管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的管子并排扎结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后一)。九孔管已很少见到。演奏时,可以两管并吹,也可将两管分开,两手各持一管,手指各按管子上方的三个音孔,交替吹奏短促的音符,以烘托气氛,把乐曲推向高潮。乐曲有《江河水》等。


十年磨一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窗听雨
  6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搜谱站长
勋章:搜谱管理员
搜谱网站长,核心管理者.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 等级:管理员 贴子:23017 谱币:70484 点券:990 登陆:4807 积分:11361 威望:11 精华:4 注册:2006/4/13 19:01:00 登陆:2024/3/26 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30 16:16:00

牛角



牛角,是瑶、彝、苗、布依、景颇、哈尼、傣、黎、土家、仡佬、汉等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桂、黔、滇、湘、海南等省、区。

用天然生长水牛或黄牛角制作,角尖锯平,中心钻孔与角内腔相通,圆孔上端置一空心木管作吹嘴。各地形制大小不一。一般全长40~70厘米。

广西瑶族大牛角,以长30厘米泡桐木管为吹嘴,角口外接20~30厘米棕毛与粘胶树脂制喇叭口,角小者长100厘米,角大者达120厘米。演奏时,左手托抱角底置于胸前。音色悠扬浑厚,可独奏或与铜鼓、皮鼓合奏。用于年节佳日、喜庆丰收等场合。土家、仡佬、黎、苗等族也使用这种大牛角;瑶、黎、土家等族还有用长、短两节套接而成的牛角。瑶族的牛角,短节长15厘米、长节长34厘米,短节套入长节上端。可奏五声音阶,音域g1—g2。音色浑厚。用于喜庆节日、耍歌堂或开典场合,常由多人一起吹奏。土家族牛角为梯玛(巫师)所用;哈尼族、傣族牛角较小,角尖磨孔嵌铜制簧片,左手执角、口含簧片吹气鼓簧发音,音高为e1,右手掌在角口开闭,可奏各种节奏,用于狩猎活动;牧童小牛角,置树皮哨于细端吹奏。

广西融江瑶族牛角用于丧乐;贵州彝族牛角称孩过,用于喜庆、丧乐;湘黔边界苗族牛角,发音悲壮;布依族牛角,发音低沉,均用作集合信号。湖南地区流行的牛角曲调有《玉皇甫》、《老君甫》、《山羊过坳》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牛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双管



海螺,藏、蒙古、纳西、傣、满、汉等族吹奏乐器。又称蠡、梵贝、海螺号、法螺等。流行于西藏、内蒙古、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等省、区。

南北朝北魏时期(386~534)云岗石窟雕刻中已有其吹奏形象。宋代《乐书》:“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用于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啰之音,盖仿佛於笳而为之者。”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一支清代贝,乾隆年间(1736~1795)所制,取天然生长的清白色海螺,磨平螺尖,镶嵌铜吹嘴。螺身镶嵌铜板为饰,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乾隆御制”四字,全长35厘米。现代海螺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天然海螺制作。全长25~33厘米。磨平螺尖,螺尾有一小圆孔作吹孔,有的两端穿以细皮绳,平时斜挂奏者胸前或腋下。精致者表面镶嵌金属(多为银质)。在藏族、蒙古族地区,海螺原系喇嘛教乐队中的主要乐器。现仅于诵经间歇时演奏。吹奏时,左手执螺尾,嘴含吹口,吹气发音。无固定音高,其音为呜呜声,音色与螺纹粗细、多少有关。在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用以召集群众集会。

长号



长号,又称喇叭、先锋、招军、尖子号。是维吾尔、彝、壮、苗、瑶、傣、汉等族吹奏乐器。维吾尔语称卡奈依,彝语称大巴拉,瑶语称当嘹,傣语称抱阿、哈亚。流行于江、浙、豫、新疆、滇、川、黔、桂、鄂等省、区。

此类吹奏乐器,古代称大角、长鸣,用兽角、木、革、竹、金属等材料制作。多用于鼓吹乐或仪仗队伍中。敦煌莫高窟156窟壁画唐代张议潮夫妇出行图(《中国音乐史图鉴》Ⅲ—6)中,有一队骑马鼓角者,其角作棒状。形似宋《乐书》中所绘的双角。山东泰安城内岱庙大殿宋代壁画和西藏阿里地区古格王国壁画(《中国音乐史图鉴》Ⅳ—79、Ⅳ—86)中有吹长号者。明、清以来,长号铜制,多用于军中。明代王析《三才图会》:“其制以铜为之,一窍直吹,身细,尾口殊敞,似铜角。不知始于何时,今军中及司晨昏者多用之。”1959年在江苏省江宁县水阁子应塘村的明代沐英墓出土一支长号。全长115.5、喇叭口直径20.5厘米。墓志表明墓主人为沐英,卒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史》载沐英生前曾授为帐前都尉,是个武职官员。这件长号可能是他生前仪仗中所用乐器。其形制与《三才图会》所绘图象相同,现藏于江苏省博物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收藏的阿都土司家长号,全长171厘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长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海螺

皮皮



皮皮,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吹奏乐器。民间称苇笛、巴拉曼。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莎车、麦盖提、吐鲁番、鄯善等地。

芦苇管制作,管长30~40厘米。管上端削薄、压扁成双簧哨片,为防复原,下方用两苇片或木片夹绑扎,故上端呈十字形。管身正面开八个方形按音孔,孔距1.8厘米。民间艺人自制自用,各种调均有。

民间乐队多用筒音d1的。维吾尔族专业文艺团体所用皮皮,用竹管制作,正面开六或七个圆形按音孔,管上装唢呐哨,可方便地调整音高。音域近两个八度。独奏曲有《穷人之歌》、《木夏乌热克“散序”》等。



芒筒,

又称芦笙筒、地筒、莽筒。是苗、侗、水等族吹奏乐器。流行于黔、桂、湘等省、区。

由簧管和共鸣筒组成。簧管是在一根细竹管下端(五分之二处)开一长方孔,镶嵌铜簧片而成。无按音孔,只发一音(乐曲调式主音)。共鸣筒毛竹制,底端留节。将簧管置于筒内,口吹簧管上端,振动簧片发音通过共鸣筒扩大音量。

芒筒长短、大小不一,音高各异。中小型芒筒长30~70厘米,大芒筒长150厘米左右,最大者长达2米。其音高依次相隔八度。

黔东南丹寨县苗族芒筒发音为:大芒筒A、中芒筒a、小芒筒a1、最小芒筒a2。中、小型芒筒,奏者左手提筒,右手执簧管吹奏,可自如跳跃、摆动。大芒筒,需将筒斜置地上,左手扶筒身,右手执簧管吹奏。

民间芒筒依其大小组合在一起称芒筒队。大型芒筒队由十五或二十一支组成,分为大、中、小和最小芒筒四组。每组三至五支,与各种芦笙组成芦笙乐队。芒筒以圆润雄厚的持续音加强主音,使乐队音响丰满。

1958年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团余富文将单管芒筒发展到六、九、十二和十八管。将多管组为一体,用一管吹奏,共鸣筒铜制、横式,以活塞控制气箱。系带挂于右肩,站、走、跳均可演奏。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张式业、李耀新在成都乐器厂协助下,研制出二十九管芒筒,音域D—g2,包括十二半音,保持传统芒筒音色。可奏单旋律和复调性乐曲。

号头



长号之一种。俗称“嗳嘟”。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地区。用于潮剧、汉剧、西秦戏(流行于粤东、闽南一带)伴奏。作为特色效果乐器,用于开场锣鼓、大将出征、战阵或刑场等场面,可渲染烘托气氛。

号头用黄铜制作,由可以活动伸缩的三节铜管套接而成。底端的喇叭口向上弯曲,全长112厘米,吹口处有一直径5.5厘米的圆盘,其中心为一吹气小孔。喇叭口直径12厘米。吹奏时,将管身斜举。吹口紧贴嘴角,以细缩的气流控制音高。可吹出筒音和两个八度的泛音。



锐作



锐作,景颇族、德昂族吹奏乐器。又称桑比。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管身竹制,由主管和副管并列组成。主管长26厘米,上端留竹节,节下约0.8厘米的管壁上开长方形孔,嵌锐三角形铜制簧片。簧框两侧各嵌一竹片,中间留细长夹缝为吹口。管身设六个按音孔(前五后一),孔距不等。副管近上端竹节处也嵌簧片,不设按音孔,只发一音。主管音列:e1、#f1、a1、b1、#c2、e2、#f2。副管b音。吹吸均可发音。主管奏旋律,副管奏持续音。音色柔弱优美。用于独奏,青年男女用以表达爱情或自娱。





竽,

古代吹奏乐器。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韩非子-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等唱则诸乐皆和”。其形状如笙而较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吹竽的图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Ⅱ—64、Ⅱ—67至Ⅱ—70)。据《周礼.春官.笙师》郑玄注、许慎《说文解字》、应劭《风俗通义》等记载,竽属匏类乐器。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上端插有一个角质的“塞”。此竽管及其相邻一根长竽管下端都有两个按音孔,靠近两管内侧的竽斗上有两圆孔。后排两根长管也同此情形。参照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竽,推测它们可能是为折叠管而设置的。

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唐代竽三支。吴竹竽二支,分别长87、78.8厘米。斑竹竿一支,长91.8厘米。竽斗木制,髹漆,十七管,有细长的吹嘴。与当时的十七簧笙相似。《旧唐书.音乐志》:“今之竽笙,并以木代匏而漆之”。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曾复制一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锐作


十年磨一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窗听雨
  7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搜谱站长
勋章:搜谱管理员
搜谱网站长,核心管理者.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 等级:管理员 贴子:23017 谱币:70484 点券:990 登陆:4807 积分:11361 威望:11 精华:4 注册:2006/4/13 19:01:00 登陆:2024/3/26 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30 16:16:00

筒钦:



]

筒钦,

藏族、蒙古族吹奏乐器。又名莽筒、大铜角。流行于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喇嘛寺庙中。在藏族地区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明代西藏画师所作《八思巴唐卡画传》中有筒钦形象。

管身铜制,由三节套接而成。上细下粗,细端为吹口,粗端呈喇叭形,全长300厘米左右演奏时,喇叭口一端置于地面或木架上,奏者站立、双手执管身上端,常用循环换气法吹奏。可奏出筒音、泛音和小幅度滑音。音量宏大,音色低沉。令人有庄重威严之感。用于宗教节日或宗教活动中。





瓦格洛,

佤族吹奏乐器。又称蔚格利、著、小独笛。流行于云南省西盟、沧源等地。

形制与汉族牧童笛近似。管身竹制,长37、上端外径1.9厘米。管端留节,管壁向内开一个半弧形缺口,两旁垫以薄竹签,形成长方形孔道。管身正面近吹嘴处开一椭圆形发音孔,管身中部设四个按孔。各地瓦格洛规格不一,音高不同。常用bB、bA调两种。演奏时,用左、右手食指、中指按孔,口含吹嘴,吹气发音。旧时只在丧事时吹奏,现在平时也吹奏自娱,乐曲有《出工调》、《收工调》、《串门调》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瓦格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筒钦

击打类乐器:

风锣

风锣,因发音似风声而得名。造型独特。无锣边。锣面微翘曲、面径55厘米。上图:发音具有风声、水声效果。用于歌舞、戏曲伴奏。

有一种小型锣,名“钲”,面径19厘米,也是无边锣之一种。

斗锣,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地区。用于潮州大锣鼓和潮剧伴奏。锣面直径38、锣边高6.5厘米,用长约22厘米的木质长方形棰敲击。演奏时,左手抓锣边,右手执棰敲击。

在潮州大锣鼓中,每班锣鼓可用至八面。没有固定音高,但同时使用的数面锣,其音高要一致。

曲锣与斗锣形制相同。锣面直径26~34、边高4~6厘米。音色清丽,在潮剧乐队中可为唱腔伴奏,也在过场音乐中使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风锣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斗锣、曲锣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

南北朝时钹已出现。《隋书.音乐志》:“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346~354),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乐器有……铜钹。”六世纪初,钹在民间已很流行。《北齐书.神武纪》中有北魏孝明帝(516~528)时“洛下以两拔相击”的记载。在隋九部乐中有五部用钹,唐十部乐有七部用钹,并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旧唐书.音乐志》:“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戌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若浮沤,贯之以韦皮,相击以和乐也。”1965年,辽宁沈阳市郊曾出土一对元代铜钹,钹面直径19.5厘米。

与此钹同出一件金鼓,上有元代至正四年(1344)所刻铭文。

钹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碗根至钹边部分叫堂。碗顶钻孔,穿系皮绳、绸或布条,以便双手持握,两面为一副,相击后振动发音,声音宏亮,浑厚。

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地方戏曲、歌舞伴奏和锣鼓队中。另有单击音,用小棰敲击单片钹沿,获其特殊音响效果,用于民族乐队和说唱伴奏。如流行于福建福州、闽侯、永泰、连江、闽清等地的曲种“福州评话”。即用单钹伴奏。演唱者右手执钹,拇指上套一瓷环,可碰击钹的边缘作响,左手持一小棍敲击,以击节说唱。流行四川的曲种“荷叶”,也用单钹伴奏,相传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而且是因演员击节所用之钹,形似荷叶而得名。

云锣



云锣,又名云璈。打击乐器。唐宋两代的诗词中已有演奏云璈的描述。宋苏汉臣所绘《货郎图》、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和三清殿斗拱间的装饰画中均绘有云锣(《中国音乐史图鉴》IV—69、IV—70)。历代云锣所用小锣十至十四面。早期云锣多用于道教生活,其后流传于民间。

传统云锣多由十面小锣组成。锣面无脐,边缘被垂直于锣面的锣沿所固定,锣边钻有小孔,用绳系于装着木格的特制木架上,因最上方的一面小锣(名“高工锣”)不常用,故民间又称“九音锣”。

乐曲有《水库凯歌》、《旭日东升》、《渔舟凯歌》、《钢水奔流》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云锣

梆子,

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梆子腔即以使用梆子击拍而得名。

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

演奏时,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柱形木棒,以圆柱形的敲击长方形的木棒发音,音色清脆、坚实,无固定音高。是河北梆子、豫剧、秦腔等梆子戏曲的代表性击节乐器,常用以有规律地敲击强拍和增强戏剧气氛。在一些民间器乐合奏及曲艺伴奏中也常使用,广泛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

南梆子

,又名卜鱼、广东板。《清朝续文献通考》:“卜鱼之用等于点鼓或代拍板,南方之节乐器也。”是长方形木制中空体,长23~24.5、宽9、厚6厘米,中间为一长方形音孔,系双面开长条形窄缝,内腔渐大。以用花梨木制作为佳。

演奏时,左手持梆、右手执一竹签或木棰敲击。发音短促、圆润、流行于我国南方,原用于粤剧伴奏和广东音乐演奏,后也用于京剧乐队。横悬在板鼓的支架上,用鼓箭敲击,伴奏高拨子唱腔。除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击奏强拍外,也可用于表现马蹄声效果。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南梆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梆子

木鱼



木鱼,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宗教歌曲)的伴奏乐器。明王折《三才图会》:“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清代以来流行于民间。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

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85厘米以上。

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在民族乐队中,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成套木鱼,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组合,常用于轻快活泼的乐曲中,有时可独奏简短的乐句,或用来模仿马蹄声的音响效果。木鱼是广东地区曲艺“木鱼歌”的击节乐器。





莲花板,竹制,由竹板和节板组成。用于多种曲艺说唱的节拍伴奏。

制作莲花板采用毛竹,以选择不带竹节、无劈裂和虫蛀的竹材为佳。

竹板,由两块长16~19、宽7~8、厚1厘米的瓦形竹板组成,上端用绳串连,下端可以自由开合。

另外有节板,民间又叫碎子,由五块或七块小竹板组成,长约10、宽约4厘米,上端用绳串连,板与板之间串夹两个铜钱或铜片,下端可自由开合。

演奏莲花板,右手持竹板,左手持节板,夹于指间摇动或碰撞发音。二者可合用,也可单独使用。它们是快板书、山东快板、天津快板、四川金钱板等曲艺的主要伴奏乐器。常由表演者自打自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莲花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木鱼





敔,古代打击乐器。《诗经.周颂.有瞽》:“鞉磬祝圉”。《毛传》(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载:“鞉,鞉鼓也。祝,木空也。圉,揭也”。圉假借为敔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敔,乐器,椌楬也,形如木虎”。《尚书.益稷》:“合止柷敔”。郑玄注:“敔,状如伏虎,背有刻,鉏铻,以物擽之,所以止乐”。《旧唐书.音乐志》:“敔,如伏虎,背皆有鬣二十七,碎竹以击其首而逆刮之,以止乐也”。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数根细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传世清代敔,通高50、长62厘米。







柷,古代打击乐器。《诗经.周颂.有瞽》:“鞉磬祝圉”。《毛传》(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载“鞉,鞉鼓也。祝,木空也。围,楬也”。祝假借为柷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柷,乐木空也,所以止音为节”。《尚书.益稷》:“合止柷敔”。郑玄注:“柷,状如漆桶而有椎。合乐之时投椎其中而撞之”。《旧唐书.音乐志》:“柷,……方面各二尺余,傍开员孔,内手于中,击之以举乐”。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传世清代柷,通高约50、每边长65厘米。

柷属古代八音乐器分类法的木之属。



四宝



四宝,又名四块。用四块竹板刨平制成,每块竹板两端最好选在“竹目”(节)部位,有时用油炸透后使用,可使其发音清脆。也可用红木、紫檀等硬木制作。长21、宽2.8厘米。

用于福建南音、笼吹等。其奏法是把四块竹板分握两手中,靠双腕的晃动,使两端互击。



烟盒



烟盒,是彝族、哈尼族打击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金平、石屏、建水、蒙自等地。

烟盒原为生活用具,云南彝族、哈尼族喜欢吸龙竹大口径烟筒,随身携带盛放烟丝的盒,用手指弹击盒盖、盒底而发音。后来成为乐器和舞具。

烟盒圆形,直径7~9、高5~7厘米。用当地所产水冬瓜木或梧桐木薄片制作。壁厚0.2厘米。外部涂朱漆,盒壁四周镂刻花纹或有银饰,盒边镶铜箍、系珠练及铜铃,用于《烟盒舞》伴奏。

《烟盒舞》又叫“跳弦”,用四弦或彝族月琴伴奏。常男女二人对跳,也可数十人集体舞蹈。

演奏时,舞蹈者打开烟盒,左右手分执盒盖与盒底,各以食指和大指弹击,边弹边跳,舞姿优美。舞者一般在翻腕亮肘时弹击烟盒,可打出各种节奏,发音清脆悦耳,同时振动盒边小铜铃作响,以加强节奏和欢乐气氛。



烟盒,是彝族、哈尼族打击乐器。流行于云南省红河、金平、石屏、建水、蒙自等地。

烟盒原为生活用具,云南彝族、哈尼族喜欢吸龙竹大口径烟筒,随身携带盛放烟丝的盒,用手指弹击盒盖、盒底而发音。后来成为乐器和舞具。

烟盒圆形,直径7~9、高5~7厘米。用当地所产水冬瓜木或梧桐木薄片制作。壁厚0.2厘米。外部涂朱漆,盒壁四周镂刻花纹或有银饰,盒边镶铜箍、系珠练及铜铃,用于《烟盒舞》伴奏。

《烟盒舞》又叫“跳弦”,用四弦或彝族月琴伴奏。常男女二人对跳,也可数十人集体舞蹈。

演奏时,舞蹈者打开烟盒,左右手分执盒盖与盒底,各以食指和大指弹击,边弹边跳,舞姿优美。舞者一般在翻腕亮肘时弹击烟盒,可打出各种节奏,发音清脆悦耳,同时振动盒边小铜铃作响,以加强节奏和欢乐气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烟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四宝

书板



书板,打击乐器。用紫檀、红木、花梨木或其它硬质木料制作。无固定音高,发音短促,声音坚实响亮,穿透力强,用旋纹木料制作更佳。

书板由二或三块板组成。用于鼓书伴奏。由表演者自打自唱。用左手执板碰击发音。右手执鼓箭,敲击书鼓。



南音拍板



南音拍板,由五块板组成。用荔木制作,板长约26厘米。中间三块板平整,外侧两块板稍长稍厚,一面平整,一面削成半圆形。上端用绳穿系在一起,绳端有彩穗为饰。

演奏时,双手持拍板,三块握在左手,两块握在右手,互相撞击发音。

南音拍板形制和演奏方法,均保留着古代拍板之遗制,与成都五代前蜀王建墓乐舞浮雕中的击拍板图象相同。

叮响



叮响,纳西族打击乐器。流行于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用铜铸造,形似小钹,直径8、厚0.6厘米。由两面组成。两手各执一面,碰击发音。音色清脆明亮、余音长。用于洞经音乐乐队。



铛铛



铛铛,又名铛子。由小锣和木架组成。小锣平坦无脐,锣面直径15厘米、木架长47厘米,在长立柱上置一横木,旋制而成。小锣用绳悬系于木架上。演奏时,左手执木架立柱下端,右手执小棰敲击,有的棰头用玉石制作。发音清脆。用于河北地区的吹歌会和佛教音乐中。



錞于



錞于,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国语.吴语》:“鼓丁宁、錞于、振铎”。《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淮南子.兵略训》:“两军相当,鼓錞相望”。多用于战阵。

古制錞于至南北朝时失传。宋《乐书》载有形状似钟,内悬铃舌的錞于。明代王圻《三才图会》所绘錞于,口朝上,亦作“大上小下”之形,用曲绳形钮系悬于木架上。这些錞于与古錞于已有较大的区别。



铎,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多用于军旅。其形制略近于甬钟,但比钟小。柄短而呈方形。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为木铎。《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铎通鼓”。郑玄注:“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

沙鼓



沙鼓,又名沙的、和尚头。用坚实的木料作鼓框,一般由四块木料粘合而成。呈圆椎状。蒙牛皮,鼓心窄小。用竹制鼓箭敲击。

发音清脆。用于粤剧伴奏。与南梆子(卜鱼)密切配合,由一人兼奏,具有指挥作用。在伴奏中,弱拍击奏。也用于佛山“十番锣鼓”,用一根长约50厘米的藤条敲击。



瑶族长鼓



瑶族长鼓,又称花鼓,亦为古代细腰鼓类乐器之变体。流行于广西、广东等瑶族聚居地区。

宋代,瑶族已使用长鼓,当时称铙鼓。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铙鼓,瑶人乐,状如腰鼓,腔长倍之,上锐下侈,亦以皮鞔植于地,坐拊之。”



演奏时,左手执鼓腰,右手拍击。边击边舞;也可系绳斜挂于肩上,双手拍击。奏法较多,民间有“三十六套”之说。在节日和喜庆活动中使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沙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瑶族长鼓





铃,古代铜制响器和乐器。形体似钟而小,腔内有铜舌,摇之发声。



钟,古代打击乐器。盛行于青铜时代,这与当时乐律学、声学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高度发达分不开。由于青铜钟质料坚实和耐腐蚀,至今虽已历经两三千年,仍能给我们留下古代真实的音响。

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十年磨一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窗听雨
  8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搜谱站长
勋章:搜谱管理员
搜谱网站长,核心管理者.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 等级:管理员 贴子:23017 谱币:70484 点券:990 登陆:4807 积分:11361 威望:11 精华:4 注册:2006/4/13 19:01:00 登陆:2024/3/26 8: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30 16:17:00

腰鼓



此种腰鼓不同于古代“广首而纤腹”的细腰鼓类乐器,而是一种中间粗、两端稍细的筒状鼓。木制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骡马皮。鼓身髹红漆或黑漆。有的描绘纹饰。鼓身一侧装置两个鼓环,环上系带,将鼓斜挂于腰际,双手各执一棰敲击。大腰鼓长40、鼓面直径20厘米;小腰鼓长34、鼓面直径15厘米。

腰鼓形制与花鼓相同而稍大,相传是由花鼓发展而来。演奏与舞蹈动作紧密结合,称为“腰鼓舞”。最初流行于陕北的安塞、横山、米脂、子洲等地,以安塞、横山最为普及。横山《腰鼓舞》往往与集体大秧歌结合,其特点是步伐多变、花样丰富,称《腰鼓秧歌》。米脂《腰鼓》多由二至四人表演,突出个人技巧。

腰鼓奏法变化繁多,如“起点”、“止点”、“单点”、“花点”、“乱点”、“长点”、“流水”、“紧三锤”等。鼓点与动作结合的技法则有“凤凰三点头”、“老虎大洗脸”、“雷神鼓”、“蝴蝶飞”、“鸡啄米”、“马步大缠腰”等。民间腰鼓队在喜庆节日里表演腰鼓舞,可多达数百人,往往分成两个队,具有竞赛性质,以增加欢腾热烈的气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43年曾谱曲配词,创作《胜利腰鼓》(贺敬之词、刘炽等曲)在舞台上演出。

排鼓



排鼓是鼓类乐器的新品种。出现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蔡惠泉、杨竞明等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制作而成,以后又不断有所改进。

排鼓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有别的鼓组成一套。鼓身高29至33.3厘米,上口面直径16.7至37厘米,下口面直径11.7至37厘米。每个鼓的两面鼓框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音高不同的两个音来,故五个鼓有十个音。每个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设备,调音幅度可达四或五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定音。鼓身固定在一个可以升降的特制鼓架上,鼓架上端为“U”形架,鼓身置于架中可以翻转进行音高选择。

排鼓发音激烈、跳荡,高音坚实有力,中、低音宽厚宏亮,尤擅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在乐曲《山寨的节日》、《海上锣鼓》、《龙船锣鼓》中,均有排鼓的独奏乐段。

吉林省歌舞剧院于延河与苏州民族乐器三厂合作,研制成由十三面鼓组成的排鼓,鼓身用玻璃钢制作,鼓和架为插口式结合,结构新颖,已用于舞台演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民族排鼓(部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腰鼓

神鼓



神鼓,又名喇嘛鼓。是藏族、蒙古族喇嘛寺院使用的打击乐器。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等省、区。

鼓框木制圆形,两面蒙以羊皮或牛皮。规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径40厘米左右,最大者90厘米。鼓框厚21厘米左右。鼓面涂棕红色漆。鼓框多饰以各种彩绘图案花纹。下端连接木制鼓柄,柄长60厘米以上。通高约120厘米。鼓棰藤制、呈弯曲形,棰头包羊皮或布,棰柄木制。手握部位有雕饰。

奏时,奏者席地而坐,将鼓柄立于地上或插在鼓架上,左手扶持长柄,右手执鼓棰击奏;也可在仪仗乐队行进中演奏。在蒙古族地区,喇嘛跳查玛时,则边舞边奏。现在已用于歌舞表演,可系绸带斜挎于胸前演奏。亦用于藏戏伴奏



板鼓



板鼓,打击乐器。又名单皮、班鼓。唐代清乐中使用的“节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间流传历史久远。《清朝续文献通考》载:“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为各器之领袖,击法甚不易”。

形体矮小,鼓身木板较厚,用五块色木、桦木、槐木或桑木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厘米,但绝大部分是木质框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厘米,蒙厚猪皮或牛皮,鼓皮张紧于鼓面并包到鼓身底端,用密排鼓钉绷紧,并在底部箍以铁圈。蒙皮的鼓腔部分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

在戏曲乐队中,板鼓与拍板并用,由一人兼奏,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演奏者被称之为“鼓佬”、“鼓师”。以各种击鼓手势和击音指挥乐队。又与拍板一起标志唱腔节奏,为演员的各种身段和动作伴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演奏板鼓,将鼓吊于木架上,用两根藤或竹制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使用点箭(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平击鼓面)发音也不同。有双打(双手持箭齐打或交替滚奏)、单打(右手持箭击鼓,左手持拍板敲击)、闷打(左箭压住鼓面,右箭打鼓面,发出闷音)等技巧。在民间器乐合奏,如“十番鼓”、“十番锣鼓”中与同鼓并用,由一人兼奏,居领奏地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板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神鼓

兰州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打击乐器,流行于甘肃兰州等地区。相传由古代答腊鼓演变而来。

鼓框杨木制,呈桶形,两面蒙水牛皮。高71、面径38厘米。鼓身涂红或黑色磁漆,粘贴彩绘花篮图案或耍狮舞图案。

每年正月至三月农闲时节,人们击鼓伴奏,喜庆歌舞,以祝福丰收年景的到来,故名太平鼓。在年节活动中,由数十人组成太平鼓队,将鼓横挂于腰际,手持五彩长鞭(藤条)演奏,配合舞蹈动作,有跳打、举打、骑打等奏法,列出“普天同庆”、“两军对垒”、“五福临门”、“黄河激浪”等队阵,场面蔚为壮观。





八角鼓,满、白、汉等族打击乐器。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流行于东北、华北地区及云南大理、剑川等地。

据传,它由满族八旗的首领各献一块上乘木料镶嵌而成,象征满族八旗的团结。明代中叶流行于北京,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都城八绝之一有刘雄为八角鼓绝。其后以八角鼓伴奏的演唱形式发展为说唱曲种,沿运河传入山东,在聊城、临清、济宁一带,演变为“山东八角鼓”。

鼓身较小而扁,框高5厘米,对边长19厘米。框用红木制作,蒙以蟒皮,羊皮或马皮,四周边缘镶嵌骨片装饰,边框的七个面上,镂成扁圆形窗孔,各装一对铜制小钹,还有一面边框装有小铜环,系两根丝质长穗为饰。

演奏时,左手持鼓,鼓身竖置,右手敲击鼓面发声,有坐、弹、垫、轮等技巧。摇震鼓身,小钹互相碰击发音。左手亦可弹击鼓皮反面。弹鼓面与摇鼓身相结合发出声响,清脆悦耳。主要用于伴奏说唱“单弦”(又名“单弦牌子曲”或“八角鼓”),由演唱者自打自唱。白族八角鼓,又名金钱鼓,用以伴奏歌舞,左手持鼓,右手掌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兰州太平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八角鼓







铙,打击乐器。《宋史.仪卫志》和《辽史.乐志》载,北宋和辽时,铙曾用于皇帝仪仗中的鼓吹乐里。当时佛教所用铜钹称为铙,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世俗谓之铙,其名虽与四金之铙同,其实异”。(宋代《乐书》所载“铜铙”条同此)。浮屠,梵文佛陀之译名。这种铙不是《周礼》所载金铙或西周以来植鸣的大型铜铙或编铙。明、清两代,铙已用于地方戏曲伴奏,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昆曲伴奏曾用大铙。

铙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但有区别:铙的碗顶平而小,其径约当全径的五分之一;钹的碗顶圆而大,其径约当全径的二分之一。铙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大小相同的铙与钹,铙所发之音低于钹而余音长。铙面直径大小不一,常见者27~55厘米,最大者达68厘米,碗径7厘米以上,重1~2.5公斤。两面为一副,相击后发音,音色清亮,带有深沉的水音。延续音长。

演奏时,双手各执一面互击,有平击、侧击、闷击等手法。用于苏南吹打等民间器乐合奏,昆曲、粤剧等地方戏曲和舞狮、舞龙等民间歌舞伴奏。



狗叫



小叫,又名狗叫。形体为一面小铜锣,锣面直径9厘米,用锣板敲击。其音响热烈、活泼,令人有跳跃感。常与响盏合用。用于福建南音。笼吹、福州十番、晋江十番、闽南十音、闽西十班、闽东拾锦、静板、高甲戏等。



梨花片



梨花片,又称月牙片。是说唱曲种梨花大鼓、山东大鼓的伴奏乐器。梨花大鼓又叫犁铧大鼓或铁片大鼓,源于山东乡间农歌。农民歌唱时,常以农具里犁铧碎片敲击节奏,这便是梨花片的最初形式。在农歌发展为大鼓以后,便不再使用犁铧的铁片而改用铜片,名为梨花片。

梨花片是半圆形的薄铜片,长16、中间宽4、厚0.4厘米,两片为一副,重0.25公斤。

演奏时,将两片夹于手指间碰击发音。用于山东快书时由表演者自击自唱。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梨花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狗叫

革胡



革胡,新型拉弦乐器。

本世纪五十年代,*音乐学院杨雨森(1926~1980)在二胡基础上吸收其它拉弦乐器特点创制而成。红木、花梨木制。琴头雕刻龙头,琴杆插入琴筒一侧,琴杆表面设弧形指板。琴筒圆形。蒙蟒皮、马皮或羊皮。后口置音窗。皮面张力可调。置四轴,张四弦。用大提琴弓拉奏。皮膜不直接承受弦的张力,皮面内侧中心设有六足形音柱传音,琴码呈扁铲状,码脚与音柱顶衔接,以使皮膜振动范围扩大。音色圆润雄厚。

七十年代又研制成圆方筒协振式和全板式革胡。前者协振鼓为膜板结合式,蟒皮后面贴有桐木板,发音坚实响亮;后者琴筒呈扁瓮形,不蒙皮膜,前、后和右侧三面设桐木板,通过音柱和杠杆直码使三板协振,音色淳厚低沉。

演奏时,弓在弦外拉奏,可拨弦弹奏。吸收了二胡、中胡、坠胡、马头琴的演奏技巧并有所发展。在民族乐队中可代替中胡和低胡。

中胡



中胡,中音二胡简称,拉弦乐器。

本世纪五十年代,在二胡基础上改革制成。结构与二胡相同,形制稍大。琴杆长86厘米,琴头多雕龙头或呈弯月形。琴筒较大,多为圆形,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器乐和乐队合奏或越剧伴奏,也用于独奏。在民族乐队中属中音乐器,使乐队音响丰满、浑厚。独奏曲有《草原上》、协奏曲有《苏武》等。



低胡



低胡,低音二胡简称。拉弦乐器。

本世纪五十年代,在二胡基础上改革制成。有大中小三种形制。琴头多雕龙头或呈卷书形。琴筒多为圆形或八方形,长26、前口外径23厘米。蒙蟒皮、羊皮或马皮。后口置音窗。张丝弦或肠衣弦。定弦比中胡低一个八度,音域在两个八度内。

演奏需隔指按音,可演奏慢速曲调或奏乐句中强拍。音色低沉宽厚。

四胡



四胡,拉弦乐器。又称四弦、二夹弦。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流行于内蒙古、东北和华北各省、区。

结构与二胡相同,琴杆略长而粗,置四轴,张四弦。有大、中、小三种。琴杆用红木或乌木制,琴头平顶、无饰。琴筒有圆形和八方形两种。前口蒙蟒皮,后口加边框。弦轴红木制,轴顶加骨片为饰。张丝弦或钢丝弦,每两弦定为同音。

是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天津时调、湖北小曲、绍兴莲花落等说唱和二人台、曲剧、皮影等戏曲的伴奏乐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四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革胡



补充一些拉弦类的

芦胡



葫芦胡,壮族拉弦乐器。壮语称“冉卜”。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各县。

琴杆木制或竹制,琴筒系天然的大小两节葫芦壳。粗节最大处横向切断,蒙桐木板。葫芦细节末端雕刻梅花瓣形音孔。两轴,张丝弦或尼龙缠钢丝弦。用马尾弓拉奏。

用于壮族八音乐队合奏和壮剧伴奏。

呼胡



呼胡,拉弦乐器。又名梆胡、胡芦子。流行于山西、陕西等地。用于传统晋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蒲剧伴奏。

清代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燕兰小谱》载:“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付之,工尺咿唔如话”(蜀伶,系指当时山陕梆子艺人多为四川籍)。至近代,呼胡、二股弦、三弦、四股弦(月琴)已成为晋剧等梆子腔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称文场四大件。也是地方戏曲耍孩儿的主要伴奏乐器,又称第一大板胡、正弦。

京二胡



京二胡,原称瓮子,拉弦乐器。

本世纪二十年代末,由京胡演奏家王少卿(1900~1959)和京胡制作师洪广源(1910~1975)研制而成,并首次用于京剧伴奏。系用苏州滩黄二胡、革掉音窗、改蒙蛇皮等研制而成。

结构与二胡相同,形制略小。主要用于伴奏京剧,与京胡、月琴合称“三大件”。也用于川剧、豫剧、评剧伴奏。



马骨胡,

壮族拉弦乐器。壮族称冉督、冉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相传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最初用于节日串寨演奏,称“游院”,亦即壮族民间器乐合奏“八音”的早期形式。后来用于壮剧伴奏。

演奏时,琴筒置于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两弦间拉奏。音色近似京胡并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后挫弓、小跳弓、顿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于独奏、八音乐队合奏、莫伦说唱和壮剧伴奏。是八音乐队的主奏乐器,在壮剧乐队中也居领奏地位。



这些叫胡的乐器形状都 差不多

葫芦琴



葫芦琴,纳西族拉弦乐器。流行于云南保山地区。

琴杆用黄杨、麻栗或枇杷等木料制作,琴筒系天然生长的葫芦。或取整个葫芦,或取大的一端。葫芦断面蒙杉松或梧桐木板。琴头呈如意形,琴杆扁圆形,代指板,不设千斤。顶端有山口。两轴,张两条丝弦,用马尾弓拉奏。

近年,依葫芦之大小,制作高、中、低音三种葫芦琴。音色浑厚、古朴,用于洞经音乐乐队。演奏《水龙吟》、《马倒铃》、《谒金门》、《锁南枝》等曲,为主奏乐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马骨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葫芦琴

南音二弦,

广泛流行于福建地区。用于南音、莆田十音、八乐、闽南十班、笼吹、锦歌等。

琴杆竹制,二弦与宋代陈旸《乐书》所绘奚琴在形制上极为相似,特别是两轴置于琴杆右侧,为全国广大汉族地区流行的胡琴类拉弦乐器所仅有(朝鲜族奚琴与其相似),可能是其遗制。福建泉州开元寺(初建于唐代,明代重修)紫云殿斗拱乐伎木雕中有演奏二弦的形象(《中国音乐史图鉴》IV—62)。



坠琴



坠琴,又称坠子。拉弦乐器。流行于河南省各地。是河南说唱“坠子书”的主要伴奏乐器,因有较长的指板,大幅度滑音最具有特色,对唱腔能衬托入微。演奏者在拉奏坠琴的同时,还脚踏坠梆击节,为演唱者伴奏

本世纪初由小三弦改革制成,最初说唱音乐“三弦铰子书”用小三弦伴奏,后在“莺歌柳书”中将三弦改为二弦,又将琴鼓上所蒙蟒皮改为薄桐木板,用马尾弓拉奏,始成今之坠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坠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南音二弦

椰胡



椰胡,拉弦乐器。又名潮提、小冇胡。流行于广东、福建等地区。《清朝续文献通考》:“潮提,乌木柄,椰壳为槽,蛤螭壳为柱,与二胡等。发音甚静而平和,亦粤乐器”。琴筒用半个椰壳制,前口蒙桐木板,背面开小金钱眼状小孔为音窗。用小贝壳作码。

音色柔和淳厚。用于演奏广东音乐和多种广东戏曲、曲艺伴奏。也用于福建龙岩静板音乐,永定、上杭等地的十班音乐等。



根卡,

藏族拉弦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等地。相传五世达赖时期(1642~1682)从拉达克地区传至拉萨,用于演奏宫廷音乐,在达赖的宫廷乐队中已用二百余年。本世纪初濒于失传。传统根卡与维吾尔族艾捷克相象,琴体木制,琴筒呈坛形,琴面(前口)较小,蒙羊皮或木板,后口为一较大圆形出音孔,外壳绘有民族风格的图案花纹。琴杆上粗下细,无指板。本世纪五十年代后,在传统根卡基础上改革制成高音根卡。另有中音根卡、低音根卡。

纳西胡琴



纳西胡琴,纳西族拉弦乐器。流行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琴身全长67厘米,琴筒用楸木挖制,蒙羊皮或蟒皮,后敞口,边缘镶铁片。琴杆硬木制,上端雕龙头为饰。琴颈左右各置一黄杨木弦轴,琴杆上端设骨制或竹制弦枕。有的弦轴同设一侧,无弦枕者则设千斤。张丝弦或钢丝弦。松木制琴码。细竹拴马尾为弓。

用于演奏白沙细乐和洞经音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纳西胡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根卡

38簧复合音苗加键笙(义管笙) (附:音域表.音位图.复合音苗原理图)

据考证:唐代就有一种名为义管的17簧笙.

义管笙,是在17簧之外,另备两根"义管",待需使用时换上.

尊照古人的这一方法.[唐山笙坊]合理地运用在了38簧复合音苗加键笙上.才科学的实现了当今38簧笙的两种音域带.即:

(一)#f.g.[#g].a.[#a].--------------------g3

(二)[d].[e].#f.g.b-----------------------g3

注: [ ]为义管.

这样一来两种音域带的38簧复合音苗加键笙就可胜任当今所有笙独奏曲对音域的要求了.

注: 唐山笙坊[专利资料]栏目可提供具体资料.

38簧复合音苗加键笙简介:

38簧复合音苗加键笙共加键15支d.e.#f.g.a.b.c1.#c1.d1.#d1.e1.f1.g1.#g1.#a1)

38簧复合音苗加键笙共加装扩音管13支g.#g.a.#a.b.c.#c3.d3.#d3.e3.f3.#f3.g3).





38簧复合音苗加键笙仍然保持传统笙音色.西洋大小调,各种和声运用自如.转调非常方便.

音位排列合理,为河北指法发展变化而来.由于采用了轻型材料全笙重量仅有1.668kg.

34簧复合音苗加键笙音域:a-----#f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十年磨一剑!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太阳花环
  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搜谱版主
社区分版块版主,搜谱社区建议发展的支柱.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制谱爱好者
制谱园地主人,为广大乐友带来自己的制谱作品. 等级:版主 贴子:346 谱币:22977 点券:0 登陆:141 积分:103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1/26 19:36:00 登陆:2022/12/2 19: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4/25 1:50:00

好多没听过没见过的乐器,真是开眼界长见识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5 1:50:20编辑过]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aryouking
  10楼 个性首页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朴素传幽
勋章:搜谱版主
社区分版块版主,搜谱社区建议发展的支柱.财富勋章
搜谱网谱币超过10000的前20名优秀斑竹
辛劳的为论坛付出劳动,极负责的版主.感谢您!杰出贡献奖
为搜谱网做出杰出贡献的会员,谢谢您!解答高手勋章
积极回答各种问题.特别是论坛的求谱区.搜谱元老勋章
搜谱元老,注册时间长,与搜谱一同成长,成为搜谱不可或缺的一份子。VIP会员
搜谱网VIP会员 等级:贵宾 贴子:6655 谱币:385051 点券:0 登陆:3659 积分:44164 威望:10 精华:4 注册:2008/1/26 19:12:00 登陆:2012/11/19 0:0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6/25 21:17:00

用户已被锁定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